企业等级: | 普通会员 |
经营模式: | 商业服务 |
所在地区: | 湖北 武汉 武汉市 |
联系卖家: | 张经理 先生 |
手机号码: | 18971197966 |
公司官网: | whxhbz.tz1288.com |
公司地址: |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凤凰山中山路280附2号 |
长辈去世有什么礼节
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“礼”的国度。毋庸置疑,现在是一个全民失德的年代,不过,人固有,长辈去世之后,也不乏孝子为其尽忠尽孝。具体都有些什么礼节呢?今天武汉殡葬服务公司和大家道一道。
送终:长辈生命垂危之际,作为儿女,应该守护其身边,听取遗言,直到亲人安详地离开人世。
报丧:长辈断气之后,家人要尽快向亲友们发出报丧贴,或登门通报死讯,对远方的亲友要及时告知下葬的日期。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,戴孝帽,到了别人家,不能进门,有人来迎接时,无论长幼,都要叩首。
:死者入棺前,要为之整1容,如剃头、刮脸、换擦洗身、穿寿衣等,然后再以白绸(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)掩面。民俗以为,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,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;为死者穿衣时 ,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,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。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 ,镜子一面。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,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,正式将尸1体移入棺中,入棺时,死者一般是头朝里脚朝外。但在江苏徐州及周边地区,却是脚朝里头朝外。
守铺:死者的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期间,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铺侧,以示服孝,叫做' 守铺'。死者入棺之后,家人守护、睡卧在棺旁,叫'守灵',也叫'困'。
搁棺: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,因此,可能要停枢在家,称为'搁棺'或'停棺'。'搁棺 '的风俗,在古代常见,一般要搁七天,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,几个月,现今则不常见,即使搁棺,时间也不长。
人死后为什么要埋在土里?或许我们听到后一反应就会说:习惯啊,咱们讲究“入土为安”啊,是中国的传统此类的话语。那么,这个传统它原本就是这样的的吗?它是怎么来的呢?下面武汉殡葬服务公司来给大家讲讲。
就跟万物一样,这个传统也是一步一步慢慢演变而来的。
1 因环境所迫 早在几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,就有了将逝后的人埋入土中的做法,不过当时主要是因环境恶劣,猛兽横行。为了避免逝者的身体被猛兽吃掉,所以才埋入土中。 那时这样做,主要是因为环境所迫。
2 开始发展 时间转到殷商时期,那时人们相信神的存在,推崇“不灭”的思想,逐渐开始重视“死”以后的事情。不少死后其奴隶都会陪葬,以供其死后还能奴役驱使。并且还会因死者地位不同而陪葬品也不同。
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就一口气出土了各种器物近两千件,而且类型格外齐全,几乎包含了以往殷墟出土的所有器物类型。奢华的陪葬,也是因为墓主身份——她是武丁王的妻子。 那时人们之所以选择入土为安和厚葬,都是因为相信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,而死者身份,以当时眼光来看,哪怕到另一个世界也值得拥有更尊贵的生活品质,去到另一个世界的入口,就是“土”,它既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中介,也是逝者的安居之所。 那时这样做,是因为相信不灭和象征1地位。
3 制定制度 纳入法律 将这份传统固化绵延下来并进一步演化出来的则是孔子。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樊迟说过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”。并将葬丧发展为礼制,其中1大的创造,就是《仪礼·丧服》中所提出的子为父母、妻为父、臣为君的三年丧期。
有了“礼”的传统,后来各朝代就都得有所体现了。从人到入土,整个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了,还进一步划分出了殓、殡、葬三大步,每一步中间又分化出了N个小步骤。不但流程繁琐,不同时期的政权还制定了相关规定,确定了不同人死后丧1葬事务的规格。墓要多大,陪葬多少。
到隋唐时期,葬丧制度更是全1面法律化,一直延续至清朝,中间随偶有变革,但总体不变。 那时这样做,是因为当时葬丧纳入了法律,而且人们相信厚葬先人,会保佑自己。
1、悬棺葬。
我国古代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将棺;名称:崖葬、岩葬、仙人葬、箱子岩、挂岩子;起源时间:商代后期(福建武夷山“船悬棺”距今34;分布区域:南方山区(西南云、贵、川及长江以南的省),为神秘的一种丧1葬方式。
2、洞葬。
夜幕降临后,几十个后生抬起棺木,全村人打着火把将送出村寨。按照古规,他们不许走有人过的路,也不准许用砍1刀开路,必须走一条陌生的路。几十个人抬着棺木前拉后推,将沉重的棺木送进半山上的洞中,然后一齐转身离开,任何人都不能回头再看一眼,而且从此任何人也不再走进这个安息地,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丧1葬方式。
3、二次葬。
在采取埋葬、火葬、风葬等等方式后,对尸1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。我国南方地区台湾、福建、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,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。人死后即棺殓土埋葬。待三五年后尸1体腐烂后再择吉日,殡仪服务,发开棺,检取骨殖,将骨头擦洗干净、晾干。再按照次序分头、颈、胸腰、下肢装入特1制的陶瓮。